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 宝应
“一屏”连管养宝应得“互联网+公路”利好
 

加入时间:2016年3月24日  
      “过去,我们为了指导消除一处公路病害,至少要用半天以上的时间。下一道工作指令,也需要逐个工区的打电话。”这是宝应公路站分管养护负责人的切身体会。“现在好了,自从建立了宝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微信群,下达养护工作指令,一个‘语音’大家就全部知道,我们不但免了疲于奔波,养护工区也省下了很多处治公路病害的时间。”

      2015年,宝应公路站为提高公路路政管理和养护监管的工作效率,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微信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以及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建立了“路政管理微信群”和“宝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微信群”。“路政管理微信群”,群成员有路政分管领导、路政全体人员、养护工区主任;“宝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微信群”,群成员有养护分管领导、养护监管全体人员、养护工区主任、一线养护骨干。

      在近两年的公路管养实践中,宝应公路站从中获益颇多。

      “互联网+公路”的运用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

      2016年3月10日早晨,414省道K11+710(上行线)边坡出现一处3米深、10米长的塌陷,对过往车辆的安全行驶构成威胁。一线养护人员发现塌陷险情后,将塌陷的照片上传到“宝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微信群”。宝应公路站立即作出反应,通过“宝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微信群”下达抢险指令:由养护人员用红彩带封闭塌陷处,警示过往车辆小心行驶;速派路政人员赶赴事发路段进行交通疏导,设置交通警示标志,防止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指令养护企业迅速派出精干队伍对塌陷处采取人工打桩、机械填土等处置措施。整个抢险用了不到3个小时,如果放在以往,从发现、报告,再到组织抢险完毕,至少要用一天时间。

      2月29日上午6时多,S264东大公路宝应段139K+450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近20吨玻璃滑落公路,60米长、9米宽的路面形成了玻璃路。此时还没有正常上班,负责该段公路养护的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到事故现场,用手机拍下了玻璃路照片上传到“路政管理微信群”。得知情况后,宝应公路站迅速组织路政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管理,调派20多名养护工人将玻璃碎片聚拢后用小型运输机械拖至安全地带,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将玻璃路恢复到沥青路,8点多钟公路就恢复了正常交通。
“互联网+公路”的运用加大了内部监管力度。

      “在过去,布置的工作任务非要到现场才知道完成或是没有完成,口头报告、电话报告、书面报告总会有些不踏实。”宝应公路站负责如是说。如今,他们无须再担忧这个现象了。“互联网+”的运用,公路养护任务的下达全部信息化,而养护作业过程也实现了信息化,通过微信群适时传输养护作业照片或小视频,包括交通疏导、安全警示等情况可一览无遗,想偷懒耍滑也不可能。“互联网+”的运用,宝应公路路政管理更是多层监督,路政巡查车辆行驶轨迹以及公路安全保障情况由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公路上的摆摊设点、临时堆积物有没有被清除由车载视频全程记录,完成了内部监管由人工明查暗访向信息化监管的升级。

      目前,宝应公路站还在扬州公路协同巡查系统下,建立了路政管理系统,在路政、养护、路网等人员手机里专门安装了路政管理专用软件,用于路政案件、养护巡查、路网应急等事件处理、上报。
从当前宝应“互联网+公路”和公路协同巡查系统的运行情况看,各方面信息都显示情况良好。该站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完善工作,最大化发挥‘互联网+公路’及公路协同巡查系统的作用。”
 
 
 
江苏省宝应县公路管理站     陈定武
 
 


版权所有: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客服电话:17701452129 客服QQ:1145665952 传真:0514-873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