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63岁的邓兴元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结帐时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好处。2月16日,来自汤庄镇的邓兴元因胆囊结石入院,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住院4天,总费用8300多元,但新农合基金补助6000多元,自己只掏了不到3000元。
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服务和合理运行,实行按病种付费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借力全市全面实施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的春风,紧抓机遇,试点启动,分层推进,截止目前,已完成按病种结算39例,运行成效渐显。
自上年12月底市卫计委启动2016年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工作以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前期周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遴选了35种病例申请加入按病种付费目录并获批。市级动员会议召开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迅速行动,明确病种占比高的外科为医院试点科室,并由医教科牵头,以临床路径管理为基础,探索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从1月20日的首例结算,到2月20日的第39例,试点科室体验到了改革带来的连锁效应,高峰期时的日均十多台手术,从外科医生、病区护士、麻醉医生到手术室护士都感受到了按病种付费带来的服务量倍增的活力。在住院部结算时,患者及其家属面对个人支付费用的严重“缩水”流露出了更多的惊喜和点赞。以胆囊腹腔镜手术为例,新农合基金实际补偿比从上年同期的48.54%上升至70.11%,增幅达21.57%;患者个人自负费用则从4304元下降到2687元,降幅达37.6%,“一增一降”道尽了按病种付费改革的春风利好。
虽效应初显,但改革终究不会一蹴而就。在管理人员的每日统计和数据监控中,运行质量仍有种种待改进的部位,如费用多头减控的积极性不能同频共振,病种的相对单一尚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等。下一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以多维度、广范围的统计分析为基础,以群众就医需求为根本,以事业发展为动力,围绕机制建设,强化改革责任,建立奖惩制度,划定控费红线,同时,将按病种付费改革作为医院提升内涵质量,塑造服务品牌的有效载体,渐进推开、不断扩充,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措施执行到位,让群众就医更有获得感、再增幸福感。
(高邮中西医结合医院 薛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