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共扬州市宝应地方税务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为官不为讲话精神,将“五做”工作法作为突破口,通过消除理想信念淡化、适应能力盲化、责任意识弱化、履职水平退化、进取精神减化,重点解决不想为、不作为、不敢为、不会为、不亲为,进一步引导全员为官有为、为官要为、为官必为、为官善为、为官奋为,切实让为官不为现象彻底消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宝应地税局连续多次获得全县政风行风评议第一名,十佳服务部门第一名,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一、着眼目标定位,将“为什么做”作为突破口,消除理想信念淡化,解决工作不想为,引导全员为官有为
为官不为,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是对党的宗旨意识的淡化,于是没有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坐标。针对这一实情,该局党组根据政治形势和上级工作要求,结合队伍思想状况,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强化三个方面认知,努力形成为什么做的思想共识,做到“为官有为”。一是明晰工作理念。利用专题研讨、广泛讨论,深刻剖析宝应地税发展和队伍建设中的瓶颈与问题,确立了“积极履职,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号召全员主动作为,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争先进位,倾力争创一流,全面展示宝应地税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年度争先总目标总任务,并按照税收收入、依法行政、税收宣传等类别分解月度、季度具体的目标任务,按层级由局长与各单位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与一般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让每个干部肩上有责任,身上有压力,行动有指南。三是明细工作要求。将上级工作部署在目标责任书中详细阐述分解,采取一票否决、重要加分、重大扣分等方式,突出工作落实,提高干部对发展形势的把握能力和服务大局的精抓细管能力。
二、着眼履职规范,将“做什么”作为突破口,消除适应能力盲化,解决工作不作为,约束全员为官要为
为官之所以不为,往往是因为对不为者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履职规范,导致部分干部把不出事作为原则,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直接影响了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围绕这一现象,该局党组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从五定入手,为每个工作岗位设计工作范本,汇编形成《宝应地税履职工作规范》,初步建立了一套可量化、可监控、可考核的履职规范工作体系,督促那些“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去谋事”和“以干净为不干事找借口”的干部无所藏身,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做到“为官要为”。一是定事项,履职事务全面覆盖。分类梳理工作事项,形成管理事项、执法事项、行政事项三大类共364项履职事项。其中管理事项250项,执法事项35项,行政事项79项。二是定流程,发起结束闭环运行。参照税收征管大集中系统操作规则、执法责任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ISO9000的流程控制,认真分解每一个工作事项环节流程,确保工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无缝衔接。三是定岗位,岗位流程相互匹配。根据每个流程事项,对应相应的工作岗位,让流程事项落实到岗、责任到岗,确保任务运转协作无“盲区”。四是定标准,节点控制一目了然。对每一个流程事项,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实施时间节点控制到位。五是定责任,质量标准计分运作。对未完成流程任务的,规定扣分的数量与质量,让每项工作有迹可循、有规查、有责可追,保证管理不留“真空”。
三、着眼岗责体系,将“谁来做”作为突破口,消除责任意识弱化,解决工作不敢为,督促全员为官必为
岗责定位的缺失,一方面导致干部遇到矛盾就绕,碰到问题就躲,对待工作的思路不宽,新方法不多,另一方面不学习、不钻研,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热衷于打“擦边球”、“闯红灯”,不能依法依规依职办事。为解决这方面问题,该局党组对照《目标责任书》和《履职工作规范》,结合年龄、工作性质、个人特点,科学合理制定《岗责分工对照表》,让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清晰明确,做到“为官必为”。一是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经过调研、谈心、酝酿、推荐等程序,对全局干部按年龄、学历、专业和个人能力进行分类,实行老中青相结合的轮岗交流,实现优化整合面80%以上,尽可能让干部职工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二是合理确定岗位分工。将分工权限交予各单位,由局领导审核把关,对每位干部的工作量予以测定,确保所有履职事项分解落实到岗、到人。三是合理制定岗位职责。将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实行岗、职、人相互适配,减少岗位职责的不平衡性,让干部职工安心上岗,专心履职。
四、着眼组织和个人绩效双落地,将“怎么做”作为突破口,消除履职水平退化,解决工作不会为,规范全员为官善为
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是对干部“所作所为”实施强力督查,解决庸政懒政怠政的重要抓手。该局党组针对重组织绩效管理、个人绩效管理缺失、责任难以追究落实、工作监督跟踪不到位的现状,打出绩效管理和督查督办“组合拳”,让不为者适时得到惩戒,促使干部不敢失职,做到“为官善为”。一是全面加强组织绩效管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对上级重点工作、本级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专项重要工作,加重分值进行考核,按月考核序时进度。同时,兼顾各单位职能工作考核,确保所有职能事项履行到位。鼓励争先、鞭策后进:对关系到县局排名的工作事项,实行加扣分制,促使各单位在重要工作上尽心尽职,争先进位。体现导向、注重执行:将组织测评进行量化处理,把平时工作表现、工作落实执行程度和工作业绩作为测评标准,对各单位进行综合考量和打分,促使考核体现组织导向、体现业绩导向、体现履职导向。二是创新个人绩效管理。实施两级五面考核管理模式:一级是针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一级是针对其他干部职工,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定具体量化指标共113个,实行加分与扣分相结合。对于“绩”方面的内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一方面与组织绩效进行全面或部分挂钩,同时要与一般干部职工一样,与《履职工作规范》平时考核挂钩,真正使绩效管理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三是架构三方督查体系。对局长室、局务会布置的重要工作,由办公室按期开展督查督办,并将督办结果定期向局长室进行汇报,确保重要工作落实到位。对税收风险应对、税收执法等税收业务工作,由督察内审科牵头负责,定期制定督察计划,全面督察整改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对作风建设、廉洁从税执行情况由监察室负责,实施效能监察,确保党风政风行风不出问题。
五、着眼激励机制,将“愿意做”作为突破口,消除进取精神减化,解决工作不亲为,推动全员为官奋为
针对干部职工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任务不亲历亲为,工作不主动作为,该局党组以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为切入点,激发干部增强主人翁观念,形成地税是我家、兴业靠大家的工作氛围,做到“为官奋为”。一是实施制度激励。对业务环节、服务环节、管理环节,对党组人事监察、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充分采取干部职工论证、横向交流论证、研讨论证等方式,保障制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对于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制度,每年及时修订、修改及废止,真正让干部职工感受到组织在制度上的关心、关怀。二是广推精神激励。大力推进荷文化建设,依托“荷乡税韵”文化平台,分门别类举办读书、书画、摄影、歌唱、朗诵、征文等活动,培育知趣团队,加强宣教、熏陶、浸染,引导干部以地税为家、以地税为荣、为地税争光。三是落实考核激励。建立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在结果运用上,坚决摈弃“老好人”、“一碗水端平”“轮流坐庄”的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岗位调配和职位变迁、评优评先、绩效奖励分配、培训教育相挂钩,注重实绩和能力,建立起以业绩论“英雄”、以目标完成评“先进”的正确评价机制,使“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根治。四是关注物质激励。利用每季工会小组会议、每月征管业务协调会议、每季舆情分析会议三大诉求征集平台,及时研究解决各单位、干部职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收集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落实。
宝应地税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