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年江苏省社区公益服务采购项目招标结果出炉,扬州市共有33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在全省位列第一。其中,广陵区29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比去年增长近三倍,获得资助达342万元。广陵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的成功,为激发全区社会组织活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要、体现广陵特色、政社协同治理之路。
直接登记激活力——一手抓放开,一手强监管。近年来,广陵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数量突破1049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11.1个,各村(社区)拥有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达14个,活跃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已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从 2013年开始,区民政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审核,缩短审批时限,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变更登记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9个工作日,压缩幅度高55%,实现了项目网上申报、线上流转、窗口取件,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在社会组织数量增加的同时,针对部分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违规业务活动等问题,广陵区结合年检、评估、登记、行业协会自律建设等工作,严格审查行业协会商会独立运作,全区社会组织年检率达95%以上,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社会组织评估率达到75%以上。
平台孵化促成长——一手抓培育,一手强人才。创新“3+4+X”培育模式,即利用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孵化培育基地网络支撑作用,建立宋都社区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荷花池社区九峰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七彩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连福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4家枢纽型社会组织,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咨询、评估、指导等服务。不仅通过载体建设有效培育社会组织,还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扶持有力、保障有效、运转有序的社会组织发展政策环境。比如:养老服务,与卫生部门联动,着力培育医养融合社会组织;为小服务,与教育、团委等部门联动,精心打造教托一体社区社会组织;与区委政法委等部门联动,全力推动调解治理社会组织发展等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院校云集、媒体众多的优势,组建了区级专家团队,成员覆盖所有在扬开设社会学系或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及主要媒体、相关部门,定期会商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引导和扶持其创办公益服务项目,鼓励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等政策,逐步解决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问题,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另一方面,区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引导,以社会组织沙龙、公益创投项目培训会、党建交流会、能力建设培训会为载体,集中力量宣传展示了一批运作程序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先进典型,着力提高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度。
公益创投惠民生——一手抓资金,一手强服务。自2013年至今,广陵区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100万元,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通过资金扶持、购买服务、职能转移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三年来,共有170个公益项目获得省、市、区三级共计710万的“造血”扶持基金,各类为老服务、助残服务、为青少年服务、计生妇女救助服务等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其灵活的机制和多样的服务方式,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如荷花池社区“正予工作”主动参与社区议事,倾听社情民意、徐凝门社区“心灵大扫除”邀请心理知名专家定期进社区为居民排解因工作、情感或学习而带来心理问题、文昌花园社区“家门口的饭碗”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琼花观社区“我的父亲母亲”独居老人远程看护、“智力更生”关爱智障儿童独立性培养服务……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多样化、精细化的社区民生服务和公益服务正在广陵不断催生,惠及人数近15万人次,涌现出一批服务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品牌效应明显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年,心语驿站社工事务所、扬州雏鹰儿童发展中心、东方名城幼儿园和广陵区文昌花园社区老年公寓等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全国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广陵区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