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太阳刚刚把大地涂上一层淡淡的金,新建的203省道就热闹起来。 推土机的巨大轰鸣声划破清晨的沉寂,忙着整地积土。顶着料峭晨风,施工人员有的挖塘,有的栽树,有的浇水……这是紧张施工的203省道第四期绿化工程一个场景。与此同时,与该绿化工地相邻的高邮清水潭旅游度假区东湖湿地公园“丛林氧吧”绿沼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施工人员小心地从车上卸下一捆捆苗木,然后又一棵棵、一排排栽植好。这“一路”、“一区”交相辉映,涌动股股绿浪。
“我们高邮自古就有家前屋后插柳栽树的习惯,但长期以来多半出于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没有把它当作发展致富的产业。”家住203省道附近的清水潭度假区农村工作处周副主任说,“这些年,与度假区邻近的省道搞绿化工程,我们看到一车车的苗木从外地运来,这些苗木有些就产自周边县市。既然他们那里能生产,我们这里也能培育!正是道路绿化让我们动起了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的念头”。清水潭旅游度假区属于苏北浅洼平原,林间水网交织,拥有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池杉林。几年来,该区利用这一地理优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经济文化”多功能叠加的新景区,在保持原生态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发展绿色产业,今春又新增成片造林面积1500亩,并建立景区苗木生产基地。
“提升绿化品味,打造生态廊道,我们公路部门一直秉持这个理念,在新建203省道高邮段时,市交通运输局就同步推出了道路绿化工程,在高标准搞好‘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道路绿化同时,协调沿线乡镇,开发道路两侧荒塘废沟、零星隙地,建立苗木生产基地,发展林木产业,努力为各地提供发展绿色产业的成功案例,闯出一条‘以绿养绿、以绿增绿’的新路”。高邮市公路管理站负责人高兴的说:“目前,市交通部门的做法已在全市推广,各地利用交通便捷条件发展林木经济的热情相当高。”
“其实,我们周山镇雨水充沛,土壤好,很适合发展林木产业,可惜前些年,由于道路不配套,运输困难,尽管也产生了一些林木生产专业户,但多半属于小打小敲,始终形不成规模。”该镇李副镇长感慨地说。这些年,镇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乡村通行条件得到改善,林木经济一年比一年红火起来,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去年江苏中景生态园在背靠县道周龙线的万福村投资2500万元,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一期工程流转土地1000亩,完成了紫薇、樱花、银杏等24种精品苗木和高档花卉的栽植,今年二期300亩土地流转工程也已落实。
周山镇蓬勃发展的林业产业仅是全市的一个缩影,各地以道路为纽带,涌现出一个个林木业“小巨人”。江苏东吴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民族大道畔的菱塘回族乡清真村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东吴农业生态园,兴建1300亩苗木生产基地,至3月中旬已栽植榉树、朴树等各类高档苗木面积960亩。天娇农业生态园落户界首镇乡道周山支路起点的大昌村,租地240亩,3月已栽植山樱、红叶石楠、樱花等苗木150亩,下一步抓住大好春光,完成琪桐、香果树、琼花等花木的栽植。
生态绿道有力拉动了对苗木产业的巨大需求,又促进了林木经济的迅猛发展。水乡大道的层层绿波牵推乡村大地的滚滚绿潮,串联起前景广阔的亿元林木产业。
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