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谢援疆的耿兆勇医术,能遇见你是我们的幸运!” 近日,在新疆新源县中医医院普外科诊区,上演了令人动容的一幕:维吾尔族患者卡斯木江及家属,满怀敬意与感激将一面写有“德医双馨 妙手回春”的锦旗送到了宝应县人民医院援疆专家耿兆勇的手中。

时间回到一周前,当时的卡斯木江因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失败入院,术前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末端结石,右肾重度肾积水及感染,肾功能受损,极有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眼见患者饱受着寒战发热和疼痛折磨,耿兆勇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输尿管镜检查+取石术,双J管置入术,备开放。然而由于病情复杂,手术过程并不顺利,结石去除后,导丝仍无法上行至肾盂,多次置管失败。“结石虽然已经去除,但是肾积水合并感染如果不引流,等于手术失败!”回想起当时的手术场景,耿兆勇还是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眼见手术遇见困难,可能要进行开放手术处理,患者家属立刻泪流满面:“医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孩子太苦了!”耿兆勇内心也是无比的煎熬:“患者这么年轻,因为一个结石就要承受这么大的创伤,腰部终生留下疤痕,换作是我也无法接受啊!”然而时间紧迫,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耿兆勇决定更改手术方案——经皮肾手术。由于条件限制,这也是耿兆勇首次在该院开展该手术。术中,耿兆勇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穿刺、筋膜扩张、置管,一气呵成,成功完成了手术。 术后,耿兆勇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精心调整治疗方案,不仅展现出了专业的医疗素养,更用关怀和鼓励给予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在耿兆勇的悉心治疗下,卡斯木江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出院,而腰部仅仅留有一个3mm左右的穿刺疤痕。 小小一面锦旗,不仅传递着医患之间的浓浓深情,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各民族相濡以沫、相互守望一家人的优良传统。从“诗画江南”到“塞外江南”,从扬子江畔到伊犁河谷,无数像耿兆勇一样的“白衣战士”,不远万里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边疆,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医者的使命担当,更为民族团结和谐写下了美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