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 教育工作动态
柳堡: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加入时间:2023年11月3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柳堡镇教育党总支于2023111下午,组织全镇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党员教师代表、思政课教师代表、优秀少先队员及共青团员代表等共42走进柳堡镇团庄村,开展“寻觅乡村思政元素,赓续老区红色血脉”现场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纪念馆里,追寻先烈足迹
    夏凤山烈士纪念馆是扬州首批红色教育基地。在校外思政老师杨田梅的引导下,大家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心瞻仰了夏凤山烈士的雕像,安静有序观看了纪念馆内展出的历史实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等。聆听了夏凤山的英雄事迹,大家无不为之动容,都被这位革命先烈不畏牺牲、顽强抗争,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所折服。在纪念馆里,面对写满154名柳堡革命烈士名录纪念墙,大家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柳堡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这么多革命烈士,激发了大家对这片红色热土敬仰之情。
 
 
 
 
 
    聚贤亭下,传承革命精神
    纪念馆东北角的河堤上耸立一座记载着团庄村红色历史的聚贤亭。学校思政老师王秀龙带着大家阅读《聚贤亭记》,讲述团庄村革命烈士在血雨腥风的年代,赴汤蹈火从事党的地下革命斗争直至壮烈牺牲的故事。受邀而来的“五老”志愿者,退休党员教师崔德发还与孩子们一起坐在聚贤亭下分享了宝应地区早期革命故事以及团庄村史村貌。孩子们认真的聆听着家乡的过往今昔。微风吹来,树枝摇曳,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正映照着他们红扑扑的脸庞……
 
 
 
    农博馆中,感悟时代进步
    一进门,看到那些静静搁置的老农具时,一种浓浓的年代感和古老的农耕气息扑面而来。犁、耙、耧、桑杈、锄头、筛子、簸箕等一一整齐排放,立在墙根、挂在墙上……从没下过地、五谷不分的孩子们对传统农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想用手摸一摸,亲身体验一把。年近六旬老党员吴树雅站在风斗旁一边演示一边说:这是一种木制的除谷物、米粒杂质的农具,摇动手柄,风鼓内风扇片转动,瘪壳及渣草从风口吹出,从而得到珠圆玉润的谷物如今早已用机器替代了。以前收子时都是用镰刀割,一家老小齐上阵。现在有了收割机,一袋烟的工夫就收完了。”听了介绍,大家不禁忽生岁月变迁之感,更感受到时代进步之快
 
 
 
 
    “行走的思政课就是让学生用脚步丈量革命足迹,沉浸式感悟革命伟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柳堡镇教育党总支书记王文伟表示,柳堡将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育人质量,让中小学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柳堡镇教育党总支 纪开勇


版权所有: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客服电话:17701452129 客服QQ:1145665952 传真:0514-873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