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G344公路宝应运河三桥上,工程施工人员正在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新材料处治路面病害,摊铺机、压路机、施工人员成流水线作业,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为了提高抗车辙能力,市公路部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使用具有高模量剂、高沥青用量、细粒径、低孔隙率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用于G344宝应段养护大修工程,并于9月28日在S264公路宝应段上先行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试验性施工,取得精确数据后决定投入使用(主要用于G344宝应运河三桥、退水闸大桥桥面车辙处治)。使用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往材料更适用于桥面车辙处治。从宝应公路部门了解到,这种新材料大多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桥面病害处治,在宝应普通国省公路上是首次使用。
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介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温性能、模量性能、抗疲劳性能以及密实度、施工和易性,还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沥青用量,减少初始压密车辙,增强抗水损害性能。
为在全市推广应用这种新材料,10月10日,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观摩活动,全面了解“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结构以及处治桥面病害下面层施工工艺,交流探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运输距离规定、碾压要求等专业技术问题,为在全市全面投入使用积累了实践经验。
摊铺作业
下面层摊铺后
碾压
查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