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济宁货17**船请注意,鲁济宁货17**船请注意,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规定,你船在此停泊作业,请出示船上所有人员健康码、行程码,配合我们的调查登记。”8月2日晚9时,宝应县海事所所长张学龙站在岸边对停泊作业的鲁济宁货船主喊话。“德尔塔”疫情暴发后,宝应县海事所夜间巡航查到靠港作业船舶16艘,所长张学龙带领海事巡航人员逐一检查靠泊船员的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记录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提醒船上人员不得登岸,不要与岸上人员接触,及时进行船舶进出港报告、登记,积极从水路扎紧防疫袋口,严查、严控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船舶。张学龙对所员们讲:“水上防控疫情是一个重要关口,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执行防疫规定我们要严之又严,服务船员生活我们要细之又细”。在战“疫”一线,张学龙不以年长自居,每天夜里亲自驾驶海巡车,深入辖区所有码头,直接面对感染危险靠前检查,掌握在港船舶船员动态,了解他们的生活保障情况,做到了“辖区水域全摸排,进港船舶全知晓,过往船舶全监控”,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京杭运河水上防疫安全线。在张学龙的努力下,停泊宝应京杭大运河的所有船舶无一船、一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有船员新冠病毒“零”报告。对此,大家称张学龙是护卫运河安全的水上“蛟龙”。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张学龙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他不仅在防疫工作上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在日常护卫航运安全上还是一名合格的卫士。
高温下应急处置油污。2019年6月初,运河上的一船舶原油泄漏,油污威胁盐城取水口和宝应取水口安全。情况危急,张学龙不顾50多岁的年纪,带领海事所人员在35度高温下一干就是10个小时,用一千多米的PVC浮子将盐城和宝应两个取水口牢牢包围起来,成功阻断了油污。因持续高温作业,张学龙呈现中暑状态,他的后背皮肤暴晒出几道长长裂口,双手也因长时间受水浸泡而成了白白胖胖的“熊掌”。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机舱里他是操作能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急旁通管路三通阀门铅封管理,是船舶污染防治的一个重点,也是防止船舶违法排放生活污水的关键。2019年,在扬州市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急旁通管路三通阀门铅封培训现场,张学龙在船舶卫生间马桶正下方狭小空间,从机舱门口进入机舱最下方,再钻过一个约一米高的面积有0.3平方米的椭圆倒们,然后沿船底龙骨、舷墙,徒手攀爬之三通阀门处,优质完成三通阀门钢丝捆绑铅封。当他浑身油污的钻出舱口时,在场的同行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为此,张学龙也成了全市第一个钻进机舱完成三通阀门铅封的基层海事人员。他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培训,还为宝应海事铅封管理遥遥领先其他同行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污中真正铁面无私。2018年年底,宝应运河所有码头完成了小型船舶垃圾接收站设置,专门接受到港卸货船舶送交的生活垃圾,码头业主与地方上签订了垃圾转运处置协议,船舶污染防治监管工作进入了联防联控联单监管时代。而实际运用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张学龙利用宝应海事水上指挥中心的VHF和VITS向到港卸货船舶定时、定点推送船舶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和信息,利用海巡艇电子滚动屏巡航时进行流动宣传,登船头、进船户,开展现场执法,仅2020年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68起。在这过程中,有打招呼的,有走熟人路线的,这些均被张学龙劝回,没有一件漏网案件。目前,宝应运河港区到港卸货船舶在垃圾送交污染防治方面有了大幅度改观,船舶污染物送交联单监管机制也得到了保障运行。
张学龙还是一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长期以来他热衷于海事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在中国水运杂志等行业期刊上发表多篇海事管理论文,并凭借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夺得过扬州市海事安检技能大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