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 宝应
曹甸这条路:全面小康的红色“金钥匙”
 

加入时间:2021年5月24日  
    宝应县曹甸镇流传着“曹甸小南京不到不死心”美谈,旧时曾繁华有加,有50余条街巷、20余座园林、古阁和祠寺。今天,曹甸镇既是“中国文体教玩具之都”,也有“中国慈姑之乡”美誉,是实实在在的越来越繁华,越来越漂亮,到处是厂房,到处是美景,到处是笑脸。

Y290曹南路)
    “家乡的巨变,归功于党的发家致富好政策,让我们摆脱了贫困,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不仅住上了宽敞的楼房,出门还开上私家轿车。”在他乡创业的曹甸镇居民姜晓军在谈及家乡变化时,更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他说“我现在在河南主要销售曹甸教玩具,我所在的这个区域,绝大部分教玩具都来自我的家乡,安全系数高,美观又实用,深受当地人的欢迎。”现在,曹甸镇有一大批长期从事外销教玩具的大军,他们足迹全国各地,在推广家乡的教玩具同时,也在推广家乡的文化,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谈及家乡巨变时,让这些销售大军们最深有感触的就是“曹甸的道路十分通达”。

(曹甸教玩具销售人员姜晓军在调试产品)
    近年来,曹甸镇坚持“要得富先修路”“没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就没有好的投资环境”等发展理念,以集镇为轴心,先后拆资3.86亿元,建设了辐射全镇、沟通所有村组的农村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06.5公里,已完成升级改造的87.4公里,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的78.5公里,按照最美乡村路建设的51公里,一条直通县城的快速通道也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为推动曹甸的经济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公路交通的发展,给曹甸镇带来了那些明显变化?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里“人的思想变化”。过去,交通不便,当地土特产也销售不出去,很多农民也就没有心思去搞土特产种植,有事没事的都聚到了“麻将桌”上。如今不一样了,交通发达了,产品好外销了,眼愁别人致富了,那些不想富的坐不住了,有的搞起了养殖业,有的办起了小工厂,实在没有能力办实体的就到别人厂里去做工。“棋牌室空了”“麻将桌上没人了”是常态,就连七、八十的老年人个个都争着去工厂做工。在一教玩具厂,我们专门采访了77岁还做木匠活的管兆顺老人。他说“我们在家也没事情干,出来做做工就当锻练身体,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也有好处。”在谈到工作时,管兆顺老人显得有点亢奋:“别看我们年岁大,做起事来一点不含糊,年轻人的工作我们一样干。” 

(农民群众在上班路上)
    其次,让我们再看看这里“工业发展变化”。如今的曹甸镇区与过去相比大了好几倍,414省道以南、264省道以西、县道画川公路两侧均为镇工业区,一条穿镇而过的“四好农村路”——“曹南路”将工业区与这些主干公路连接了起来。公路交通的顺畅,吸引很多有战略眼光的人士来这里投资兴建工厂办实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教玩具企业“林立”。据统计,落户曹甸玩具城的各类工业企业已有78家,帮助当地58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20211-4月份工业开票达到14.4亿元。

(曹甸教玩具城鸟瞰图)
    曹甸镇,还有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194011月,刘少奇、陈毅在这里指挥了“曹甸战役”;194461日,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为首任校长的“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创办,同年苏中行署在曹甸李沟境内创办华中造纸厂,专门生产江淮印钞厂的造币材料;194611月,宝应独立团在下舍甸阻击抢掠粮食的国民党军队,歼敌一个连,延安新华社曾报道这一战讯;1952年,由谢晋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水乡的春天》,在曹甸李沟村拍摄;19584月,陈毅元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钟期光上将撰写祭文。

 
(忆思园外观)

    曹甸镇党委政府为弘扬先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原建苏中公学纪念碑、四零烈士陵园的基础上,2015年重新规划设计,在曹甸镇楚甸公园西侧新建“忆思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依托苏中公学旧址、曹甸战役主要战场,建成了以忆思园为中心,苏中公学纪念碑、四零烈士陵园为教育参观场所的廉政教育基地。忆思园共建三层三馆,一楼是江淮流域农耕文化博物馆,二楼是苏中公学纪念馆、三楼是曹甸战役纪念馆,全方位地展示了曹甸革命老区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
    “四好农村路”曹南路是通往“忆思园”的一条主要通道。曹甸镇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便利各地人士前往“忆思园”接受红色教育,于  2015年对这条全长3.72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路面拓宽至9米,公路面层完成了“由白到黑”的蜕变,即由原来的水泥路面变成了现在的沥青路面,总投资1280万元(路面工程、绿化美化工程、亮化工程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工程)。我们看到,现今的曹南路增添了许多红色宣传元素,不仅是曹甸镇经济发展的黄金路、致富路,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通道。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每天都有来自全县各地人群到“忆思园”接受红色教育。

(曹南路上红色元素)

(党员干部到忆思接受红色教育)
 
    今天的曹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经济发展蓝图,建设交通快速通道,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密切关注民生民情,建设传统与现代风貌相融合的城镇新景观,谱写“生态空间严格保护,镇区空间优化布局,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健全完备,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新篇章

(曹甸镇区部分鸟瞰图)

宝应县公路管理站


版权所有: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客服电话:17701452129 客服QQ:1145665952 传真:0514-873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