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邮城区沿着蜿蜒在京杭大运河岸边的县道界车线一路向北,黑色的沥青路面宽阔平整,红白相间的防撞墩分外醒目,两边青翠的路树随风摇曳……
一路畅行20分钟后,从丁字路口向东 500米,进入千年古镇界首镇区的太平街,这里有一所传承着红色基因、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展馆,它就是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华中雪枫大学旧址。
华中雪枫大学于1946年4月成立,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大四分校校长彭雪枫烈士的名字命名。解放战争3年间,该校先后培养了2万多名师以下军政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后,该大学几易校名、校址,发展为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近年来,界首镇依托“快速便捷、循环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深挖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打造成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党风廉政、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及游客前来学习“打卡” 。
据当地负责农村公路工作的乡镇干部李桂荣介绍,界首辖区有纵横交错的乡村道70公里,其中乡道9条45.6公里,村道15条24.4公里。 由于设计等级低、建设时间久远、基础设施薄弱,给老区人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了促进界首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帮助该镇打造红色精品路线、深度开发乡土资源,近年来,市交通部门结合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先后投资6800万元,对该镇的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
说起界首农村公路面貌的改变,六年如一日奋战在建管养一线的李桂荣如数家珍,2017年对7.4公里的盂陵南路进行提档升级,打通了通往界首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后一公里的障碍;2018年,对10.4公里的界东河路进行升级改造,将原3.5米破旧路面扩宽为6米的水泥路; 2019年,对维兴路、子婴干渠路东段进行提档升级,解决了车辆进出寡妇圩惨案纪念广场会车难的问题;2020年,重建了12米宽的盂陵北路和6米宽的子婴干渠路西段,为界首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铺筑了康庄大道。
“以前,界首的农村公路狭窄破旧,路不通、会车难,一直困扰着群众出行,现在通过提档升级,路平了、路宽了,标志标线、安保绿化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外地游客、返乡人士都为高邮农村公路的大变样纷纷点赞。2020年我市还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李桂荣高兴地说,“今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寡妇圩惨案纪念广场、界首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界首镇红色景点已接待观众游客近万人。”
2020年,高邮启动了“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市公路部门的帮助协调下,目前高邮正从实施“路长制”、管养体制改革、三级物流体系、农村公路品牌、综合监管平台等方面发力,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具有高邮地方特色的“四好农村路”。今年交通部门还将对界首镇投资1100万元,把3.5米的穿乡路拓宽到6米,并按照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标准,对盂陵南路进行“白+黑”升级改造。
如今,包括界首在内的苏北里下河革命老区,正依托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加速启动“红色引擎”,把青山绿水的原生态好环境,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好地方,喜迎八方来客。
蜿蜒在京杭大运河岸边的县道界车线
华中雪枫大学旧址
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
公路部门在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接受红色教育
界首盂陵南路提档升级
界首美丽乡路丰收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