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新局面。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辖区友谊新村探索社区治理网格化与小区自治网格化“双网合一”运行管理,以“四访四议”为载体,常态化走访民情、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建立包片干部、小组长、楼栋长、自治管理员四级网格,落实网管员、信息员、联络员、民情收集员四员管理,分级管理、层层履职,实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良好治理局面。
以“小组织”汇成“大治理”。按照政府指导、社区参与、居民自治的原则,探索“三会一平台”(居民议事平台、居民协商会、社区议事会、共建联席会)居民议事模式及“三楼党建”模式,共同协商解决基础设施维修、物业管理等问题。蓝盾花苑成立车辆自治管理会,探索“八步管理”工作法,即了解车主及居民需求、召开居民大会、成立自治管理小组、制定自治会章程、制定停车管理公约、摸清车辆底数登记、合理布局小区空间、严格日常监管,通过自治管理会制定公约,小区出现了良好的共治局面。
以“小气候”影响“大环境”。将居民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既保障居民有效行使民主权利,还有利于让居民的问题与困难得到及时解决。友谊新村成立志愿者小分队和业主委员会,完善自治管理规约,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带动732个家庭参与小区治理。成立小区自治委员会,在社区的引导下,自治管理车辆,同时治理小区内环境、卫生、治安等,有效改善了小区“脏、乱、差”的现象。
共建、共治、共享“三共”聚力
组织共建促互补。切实加强结对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实现结对共建有人抓、有人管、有活动、有成效的“四有”目标。组织开展了“结对百家千人·助推社区振兴”活动。建立街道党工委领导亲自抓,专职人员担任联络员,基层党组织具体与结对单位开展共建活动的三级组织管理制度,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明确结对共建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优化党建互动,丰富共建内涵。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协同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共建双方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促进双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履职意识、服务意识,为助力地区发展共同努力。
搭建平台载体,推动互学互促。通过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等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契机,共谋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互通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创新举措、特色亮点,互提党建工作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结对双方的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规划、技术支撑、实事项目、居民教育等多方面转思路、求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变“帮助”为“自助”。
实事共办促服务 事业共创促发展
暖心互助解决困难。在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结对单位重点聚焦困难家庭实际问题,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帮扶单位走访慰问社区困难家庭,为每户家庭送上了慰问金、物品。和保安公司共同开展了春节慰问困难老人活动,为居民送上冬日温暖。
资源互补丰富内涵。通过联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主动承诺践诺、认领服务事项。为纪念学雷锋日,共同组建学雷锋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免费测量血压、免费理发、免费磨刀、宣传防电信诈骗等学雷锋活动。
聚焦中心联抓治理。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结对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切实将结对共建机制转化为工作实效,为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助力加码。防疫期间,志愿者纷纷为社区捐赠防疫物资以示对社区防疫工作的支持。结合爱国卫生活动,和睦社区党总支与结对党支部一同开展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以实际行动为美丽家园建设贡献力量。
振兴产业助力发展。城市基层党组织发挥对接项目、联系人才、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社区基层党组织整合自然生态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大力发展美丽社区建设。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开展“党支部联手共建,种绿色造福百姓”主题植树活动,种植了50棵树苗,共同推进美丽社区建设。
总结经验扎实基础。通过前期工作的积累和沉淀,结对项目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群众受惠面也进一步扩大。在新一轮的结对活动中,本着“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城乡发展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学习有益工作理念的同时,也注意挖掘自有资源,积极推介特色资源和优势项目,积极推动实现“双赢”。
“三治三共”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统筹共建单位各种资源支持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