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收割季节,总有些群众不顾及生命财产安全,要么利用公路做打谷场,要么将农作物果实放在公路上晾晒,有更甚者用棍棒等物在晒粮场地四周设置障碍。
公路是社会公共资源,有鲜明的公用性质。在管理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很显然,在公路上打晒粮食就是一种“设置障碍”的非法行为。而这种非法行为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公路通行秩序,二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三会极易诱发交通事故,四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很多血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在公路上打谷晒场害己也害人,会给社会增加不安定、不和谐因素。”
有群众认为,在公路上打晒粮食能省钱。果真是这样吗?调查发现,在公路上打晒粮食不省钱。首先,要费时费力的将农作物搬运到公路上来,看似省了机械收割费用,而付出的劳力成本要远远大于机械收割费用。其次,浪费也相当严重,尤其是粮食经车轮碾压后会有很大的破损。
其实,这些情况群众心知肚明,而为什么还要到公路上晒粮呢?有专家分析:到公路上打晒粮食的人,基本上是岁数大的村民,无约束、缺乏自律等传统的小农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只看到表面上省了机械收割费,但意识不到其危害性会随时而来。
在公路上晒粮食,还有一个潜在的危害群众不太清楚:现在大多数公路都是沥青路面,而利用沥青路晒会污染粮食。早年前,有专家就发出告诫“因为沥青中含有强致癌物质,渗入到粮食中去,对人的身体有直接危害。”
又到“四夏”大忙了,呼吁广大群众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不要到公路上打晒粮食。同时也呼吁各地政府部门在开展公路治“晒”工作中,除了做好“堵”的工作,还有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晒”的问题。只有这样,公路交通安全才会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