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武塘社区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宣传、摸排、管控,持续两个多月的防控工作,让辖区居民对疫情发展和管控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刻,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坚守感动,也意识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与自身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捐款捐物、报名值守等形式,希望一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为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居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武塘社区顺势而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启动“党员志愿者百家行”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借民力、聚民智、稳民心,合理安排群众角色,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号召广大居民发挥特长认领“岗位”,身体力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壮大志愿者队伍,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从源头上加强疫情防范控制,实现基层治理资源的下沉,推动末梢治理、精细治理。
邻里“帮帮团”。在日常生活中,推动互助解决邻里纠纷、环境卫生、健康隐患、言语冲突等问题,注重收集身边居民最为关心的、反映最多的突出问题,及时向社区网格长反馈,协调处理,将苗头问题化早化小。开展“代办协办”志愿服务,做到“您需要我响应”,志愿服务零距离。动员红盟单位的青年党员和身体健康的老党员“星期六义工”百余人化身“守门员”、“协调员”、“宣传员”、“监督员”和“联络员”,了解本楼、本苑的社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及时传达上级防疫政策。
指尖“文艺范”。武塘社区发挥居民专业特长,将原本线下的居民活动团队组建成网上小团队。辖区居民每日在线上与大家互相分享地区历史文化小常识、养生小妙招、健身小视频,共享书法、绘画、摄影、朗诵、京剧、诗歌、民乐、烹饪等作品,分享每日心情日记,展望疫情后生活,形成了才艺大比拼的文化氛围。部分年纪较大的居民也积极热情学习视频录制、“美篇”制作、网上打卡等手机操作,调解心理压力,“宅”出精彩生活。更有居民通过网上平台,结识了原本互不相识的志同道合新朋友,扩大交流朋友圈。
小区“瞭望哨”。居民事,无小事;社区事,大家事。引导居民树立众人“管理”众人事,众人“监督”众人事的意识观念,化身志愿者在十多处防控卡口参与小区流动巡逻或卡口固定盯守。外出工作时,居民们是公务员、公交车司机、个体户,回到社区后戴上红袖标,他们就成为了守卫武塘社区的“主力军”。协助社区工作者劝解不配合管控的人员,监督居家观察人员严格遵守规定自行隔离。倡导大家文明养犬,注意宠物卫生,同时对健身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展环境清扫工作和消毒工作。
宣传“广播员”。传递基层疫情防控“好声音”“正能量”,由党员志愿者进苑、进楼宣传,利用“武塘社区防疫快板说唱”、科普小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和最新政策要求,让社区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勤通风、多洗手,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稳定社会舆情,引导其他群众当好家庭防疫的宣传员,做好亲人健康的监督员,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传递正确疫情防控信息,帮助居民树立科学防护意识,真正实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的群防群控良性循环。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社区居民自主自觉地融入其中,真正实现 “一线为我防护,我为一线助力”,是取得疫情防控最终胜利的关键一环。“党员志愿百家行”志愿活动开展以来,有百余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激活和整合了武塘社区民间力量,与政府抗疫力量互为补充、互相支援,共同守护住武塘社区公众安全,维护辖区人心安定,形成了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基层战斗合力。
武塘社区将持续开展“居民自治”防疫系列活动,积极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平台,引导辖区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同心战“疫”,形成群防群治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每一个“武塘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