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时值疫情防控关键期,文苑社区“老中青”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发光。
以“信念的能量”勇冲“疫”线
文苑社区新庄二村是个老小区,突发的疫情让这个老小区的老居民们措手不及,都想早点了解疫情信息和防范措施等等。身为党支部书记的郭玉兰首先向社区了解了情况,随后便开始动员老党员们积极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列,每天带领党员志愿者在小区里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注意事项,同时,将党员志愿者排班轮岗,轮流协助社区做好人员、车辆出入证的登记发放工作,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在郭书记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白大褂就是防疫服,鲜亮的党徽就是自己的身份,干了18年的老支部书记并没有因为危险而推脱,并没有困难而退缩,她坚强的带领着党支部的党员们奋勇向前,为小区居民筑起一道“红色防疫墙”,将党旗插在疫情第一线。
“请进出小区的居民主动出示你们的通行证,没有办理通行证的来这边登记办理一下”,新庄二村大门口,一位中气十足的老太太带着小红帽,在小区门口忙碌着,手脚灵活,登记、发放等手续有条不紊,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叫袁梅芳的老太太已经78岁了,高级教师退休的她一直是文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这不,疫情下,袁老师没有丝毫犹豫的带头冲在了社区抗“疫”一线,成为了社区战“疫”场上年纪最大的“战友”。“我才78,我还年轻,怕什么,我要带头冲在最前面,与同志们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以“大爱的胸怀”严守“疫”线
“自己注意身体情况,多吃点饭才有力气生”,新庄新村大门口,文苑社区准婆婆孙云青缩在避风的墙角,一边匆匆扒着饭一边给即将临盆的女儿打着电话,鼓励着女儿不要害怕,听从医护人员的指示。吃完饭便整理好小红帽继续在小区门口卡点,做好小区进出口人员管理工作。“女儿需要我在身边陪着,但是我们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安全更需要我的一份绵力”。
“青菜两斤、草鸡蛋30个、西红柿一斤……”菜场旁边,文苑社区会计赵秋红正在核对着居家隔离居民发来的菜单。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居民生活,赵会计主动承担起为居家隔离居家观察的居民代买菜的任务,瘦小的身影每天穿梭在菜场、超市、药店、社区,四点一线。她能为了居民的一盒高血压药跑遍半个扬州城药店,也能为了居民特别喜欢吃的豆腐皮从西边菜场跑到东边菜场,为的就是让居民感受到隔离不隔心的温情。
以“进取的锐气”阻击“疫”线
一位普通的医务人员、一位平凡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文苑社区医务工作者刘芬每天穿梭在辖区各小区中,为在家自我隔离人员严密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面对突发的疫情,刘芬放弃了春节假期,将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自己穿上简单的装备奋战在一线。记录好返扬时间、联系电话、即时体温等信息后,向他们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科普知识,教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叮嘱他们做好自我防范,同时提醒年纪较大的居民防疫注意事项,呼吁大家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卫生服务站,将白天的记录整理有序,并为第二天的医务用品做好准备。在她入党申请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这也是她的入党初心。如今疫情面前,她做到了,她没有一丝退缩、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叹息,有的就是对居民的安慰、鼓励和负责。她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初心向党、服务人民的决心。
“谢谢谢谢……”一位老人双手合十不停地感谢上门帮她修电话的青年志愿者。疫情期间,80多岁的李奶奶家里座机突然坏了,疫情期间也不敢出门,这可急坏了老人家,最后李奶奶找到了社区网格长杨光,杨光知道情况后立即去帮李奶奶买了新的座机并安装好,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李奶奶女儿说明情况,并叮嘱李奶奶做好自我防护,老人家连声道谢。这样让居民感到暖心的事情不是杨光第一次做,“我要把我的阳光带给每一位居民”,杨光,阳光,人如其名,他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滴水光辉,照亮社会迷茫;青春道德,催绽心灵芜荒。热血奉献,俱是雪中之炭;螺丝精神,非是锦上之芳。疫情下,他们用雷锋精神谱写着一段不一样的志愿服务,让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尽情起舞在春光灿烂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