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疫情指挥部指令,宝应县公路管理站5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从2月3日开始转战京沪高速公路宝应收费站道口处,投入全天候24小时疫情检查。他们当中,有50多岁的共产党员,也有20多岁的共青团员,有刚刚身体康复的同志,也有夫妻双方都在防控一线的同志,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同志,也有在宝工作的客乡同志……。他们响应组织号召,积极报名参加“疫”战。他们虽知“疫”线有风险,没说一个不字;他们深知“疫”线很辛苦,他们没有半句怨言。疫情面前,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病愈走上“疫”线的朱军强。春节后,宝应公路站疫情防控多了一个人的身影——朱军强。说起朱军强,作为路政中队长,在防控疫情这么关键时期怎么能说节后才看到他的身影呢?让我们听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临近春节,我们中队负责宝应南片两条国道、一条省道的安全保障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在路上巡查,哪怕是一个非标、一个流动摊点,都要及时清除,为春运保持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连续满负荷的工作,到腊月二十七,自己心脏出现不适,被送到医院时整个人接近昏迷,医生诊断是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在医院住了一天,心里念着路上的工作,我向医生提出提前出院请求,医生不允,怕再出状况。经再三恳请,并签下自愿出院手续后继续上路开展工作。”“然而,天公不作美,自己身体没能扛住,不得已退下阵来养病。”“直到春节后,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立即上班,并参加站抗击疫情党员突击队,主动请缨到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一线,朱军强外表看起来生龙活虎,引导每一辆车接受医护人员的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白天如此,深夜也是如此,给人一种十分干练的印象。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没有完全康复,口袋里装了好几种药,到轮换吃饭时背着人俏俏的服下。因此,没人知道他是带病在“疫”线。而真正心痛他的是他的家人。作为父亲、妻子,他(她)们本该拦着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参加疫情防控,然而,他(她)们都是多年受党组织教育培养的党员干部,在举国阻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他(她)们没有这样做,每天默默的看着他离家的背影,每天默默的看着他回家时疲倦的面容。
“党员不上谁上”的冯成。“说实话,这次到第一线防控疫情不同于寻常工作,心理上肯定有恐惧。非常时期大家都在尽量不外出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然而,自己是党员,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就必须兑现自己在党旗面前的誓言,疫情面前党员上前我义不容辞。”这是宝应公路站一线防疫人员冯成的声音。已过不惑之年的冯成,是一名共产党员,从部队退役参加公路建设,近两年一直在公路治超一线守卫公路交通安全。有着军人秉性的他爱憎分明、依法行政,是宝应交运系统“执法标兵”和“最美交通人”。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和许许多多党员一样,党组织指到哪里就战斗到那里。在谈到防控疫情个人应该注意的问题时,冯成说“我们除了要做好自我防护,还需要克服夜里冷的问题,而最怕的是感冒。冷,主要是通过加衣服解决,但千万不能感冒。大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感冒,下个班就上不了,会影响防疫计划安排。”“因此,我和组员的秘诀是:吃饱饭,养精神,睡足觉,除疲劳。”从2月5日开始,春运返程车辆开始增多,检疫道口的车辆也明显增多,冯成和他的队员始终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的指挥车辆,在防控“疫”线他们用行动让党徽熠熠生辉。
“让我在特殊战场接受考验”的宋斌。在宝应公路站“疫”线防控的5个小组中,要数宋斌年龄最大,已过半百之数,仍与小年轻一样不分昼夜的三班倒。他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能够以党员的身份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感到特别的光荣,感谢党组织能够让自己在特殊的战场上经受考验”。在防疫一线,他积极把多年来在路政管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运用到疫情防控中去,特别是在防控疫情关键时期,用耐心劝说一部部外地车辆返程。2月7日上午8时30分,接班不久的他就遇到了一部难劝返的货车。一部盐城籍的大货车从京沪高速公路宝应收费站下,宋斌立即上前示意该车接受疫情检查,并告之按照暂时规定该车必须原路返回原籍。为此,车主不怎么理解,一开始不情愿返回。宋斌反复宣传各级政府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是针对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动员车主为了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经过近10分钟的沟通交流,该车主还是自觉的原路返程了。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宋斌和同事们在劝返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不发生一起矛盾,为疫情防控现场保持良好的秩序发挥了作用。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不惧危险,用奉献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捍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用行为诠释守土有责,用爱心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向“疫”线的卫士们致敬!
(江苏省宝应县公路管理站 居然、陈定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