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 仪征
仪征市:多举措建好用好儿童关爱之家
 

加入时间:2019年12月25日  
    儿童关爱之家是未成年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仪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未成年关爱保护的重要部署,以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市”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专业化、精细化、温情化的儿童关爱之家,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爱的港湾。
    嵌入化建设儿童之家,唯质态不唯数量。一是理念超前。儿童关爱之家建设不搞量贩和批发,以学校类、村居类为主,辅以机关类、社会组织类。树立嵌入式建设儿童关爱之家的理念,利用好学校和村居现有资源,借助四点半课堂、希望村塾、妇女儿童庇护所、学校多功能活动室等平台,实现叠加增效和共建共享。二是选址合理。市教育局主动召开儿童关爱之家建设现场会,认真筛选、合理确定,在全市11所重点中心中(小)学推广建设;各镇结合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压缩行政、增加服务,重点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较多的村居和大型拆迁安置小区、城乡结合村居建设。通过嵌入式建设,力争让儿童不出门、不出远门,就近就便享受到关爱服务。三是合力形成。发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联席会议的作用,灌输“儿童关爱之家建设是大家的事的理念”,与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合作,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在体系上互通、资金上互补、资源上互促,实现1+1>2。两年来,市财政、民政福彩公益金安排和各职能部门争取上级资金以奖代补100多万元,全市儿童之家布局合理、建设错位、协作顺畅。
    亲情化运作儿童之家,唯需求不唯供给。一是关爱项目多彩。梳理不同受众群体、不同运营主体、不同参与个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儿童关爱体验活动。行政村定位于临时看护、课业辅导和情感融合,利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重点放在放学后和寒暑假期间照料服务;城区和集镇社区借助挂钩单位、社会组织的力量,重点开展文化传承、DIY手工、增能夏令营方面互动活动;学校发挥专业化特长,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教师进行结对指导、兴趣培养、群体融入等方面活动。二是承办主体多元。除了常态化组织教师、专家、社工、志愿者、青年团员提供服务,还安排“芍药花”爱心妈妈、“仪征好人”、“红色前辈”等现身说法、传道受业。三是参与体验多重。除了传统的自我提升、自我培养、自我学习,注重与家长、社会、专业机构的互动。敞开式办儿童关爱之家,去封闭化,以儿童的成长和快乐作为第一标准,更多的走出去,走进上汽大众车间、田野菜花写生、公园趣味运动、消防队和交警队Cosplay等,遵从天性、释放童性、崇尚个性,让未保活动更加五彩斑斓。通过线上预告和线下公告的方式,征集活动方式、项目和规模,推陈出新,让好的活动有生命力。
    星级化评定儿童之家,唯精细不唯平衡。一是科学确定评定标准。制定《仪征市儿童关爱之家星级评定细则》,确定管理规范、实施完善、队伍保障、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五大类、17小类评定内容,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注重实际效果和服务水平,增大服务评估的分值,确保儿童关爱之家建的好、用的多、评价优。二是规范开展评定活动。每年下发通知,由各儿童关爱之家申报星级,对照评分表,自报三、二、一星。择优选择第三方中介结构负责星级评定走访评估工作,当年评定当年定星,根据实际效果增星或降星,实现动态管理、精准管理、激励管理。三是落实结果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儿童关爱之家星级负责人奖励补助标准和机构日常管理以奖代补标准,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安排20万元,用于机构负责人和日常工作的奖励补助。将儿童关爱之家星级评定纳入乡镇对村居负责人和教育局对学校负责人年终考核加分内容,调动谋划工作、组织活动、提高效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仪征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扬州网宣单位形象展示平台
客服电话:17701452129 客服QQ:1145665952 传真:0514-873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