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年初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更加聚焦、民政职能进一步强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下一步民政工作开展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新时期新背景下,民政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民政人才队伍为支撑和保障,近几年来,邗江区民政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民政系统人才资源的瓶颈问题,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人才工作“三化”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干部发展环境,各类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工队伍专业化。一是以社工培育为抓手。明确民政系统内部社会工作岗位职责,通过职能梳理,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措施来保障相关岗位人员学习,鼓励内部职工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资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服务等领域开展社会工作。定期组织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委托具备培训资质的高校对辖区优秀社工人才进行统一培训、 轮训。二是以全科社工为导向。在全区范围推广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指导各社区服务中心实行全开放服务。通过整合街道和社区各项行政服务及公共职能,采取集中学习和系统辅导的方式培养“全科社工”。2018年,邗江区编订并下发了全市首本全科社工“蓝皮书”——《邗江区全科社工服务标准手册》,通过五大类38个项目的系统解读,使每位社工全方位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进而打造一专多能型社区工作服务队伍。三是以政策激励为保障。全区民政系统将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各街道、社区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国家社工师统一考试,对于考取的,全额补助考试费用,并进一步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月补政策。同时,对取得专业资质的社工师每年安排1次到先进地区或专业机构学习考察机会,每季度召开1次社会工作交流点评会,充分激发社会工作者们深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队伍管理自动化。一是完善考核机制。采取群众评议、领导评定、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式方法,对干部职工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建立完善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工作机制,打造民政干部综合性绩效考核平台,有效激发工作活力。二是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创新开展中层干部亮相比选工作,通过竞聘演讲的方式,为干部人才晋升畅通渠道,搭建能者居之的竞选“擂台”,综合岗位需要、人员所长及群众意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均衡布局,实现了岗位设置到位、人员利用到位、队伍建设到位、职能发挥到位。三是健全激励机制。结合民政各项具体业务要求,拟定专项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对象、考核范围、考核要求及奖惩措施等,在挂钩年终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细化各项评先评优机制,通过精神表彰与物质奖励并进的方式,激励各业务岗位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年中、年底开展“勤廉标兵”、“最美民政人”等系列评选工作,为优秀干部职工展示风采提供舞台,在全区民政系统营造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
培养方式多元化。一是全面实施民政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充分依托上级组织培训、定期专家讲座及廉政建设主题活动等契机,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6次,培训干部职工152人次,积极开展崇德倡廉短信“一周一提醒”、学法学纪“一月一学习”、读书促廉演讲“两月一活动”、参观学习“半年一组织”“四个一”活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被动学习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大力实施民政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二是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分层分类的民政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养,积极开发养老护理、困境儿童帮扶、殡葬服务、社会紧急救援等特殊岗位培训,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能合格的民政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同步加强基层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区范围开展大规模基层民政人才教育培训,同时积极争取编制、财政等部门支持,按区域面积、服务人口和民政对象数量科学配备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缓解基层人员不足的矛盾,优化乡镇(街道)民政办人才队伍结构。 |